新华社武汉5月18日电(记者张书旗、梁建强、王自宸)蓝色的底、白色的线条、长1150厘米、宽35厘米……近日,湖北省电力博物馆展出的“镇馆之宝”——武冶线设计图,吸引了不少参观者。
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张反映湖北电网建设的设计图。图上描绘的是武汉至大冶66千伏输电线的断面,最初绘制于1947年。
博物馆讲解人员介绍,这份图纸绘制完成后,一直处于构想阶段,未能开工。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武冶线的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。
“中央财政直接调拨260万斤小米作为投资,开始兴建这项当时中南地区电压等级最高、线路最长的输电线路工程。”湖北省电力博物馆馆长余涛说,其后,中央又追加投资30.65万斤小米,用于架设相关线路。
余涛介绍,之所以是以小米作为计算投资的单位,是因为当时物价时有波动,按小米当天的牌价折合人民币,便于确定投资额度。“在百废待兴、十分困难的情况下,由中央财政直接拨付,足见对武冶线的重视。”
从武汉到大冶绵延的山谷间、蜿蜒的小径上,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就此开启。
天蒙蒙亮出门立杆,月色下还在架线;用手工凿出一个个线孔,用肩膀扛着拉线进山……从春寒料峭到夏日炎炎,从秋风习习到寒冬腊月,在施工队员们的不懈努力下,1950年11月,比计划时间提前一个月,66千伏武冶线胜利完工。
武冶线是湖北电力联网的一个起点,此后,湖北各地联网与升压改造陆续开展。如今的湖北电网,已发展成500千伏为骨干、220千伏为主体、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覆盖全省城乡的大电网。
“这幅图由规划到落地,是新中国全力保障电力供应、着力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,我们要向更多人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。”余涛说。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吴文华】